A. | 洗涤剂洗餐具 | B. | 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 ||
C. | 相互刻划 | D. | 金属铜制导线 |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洗涤剂洗餐具属于乳化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误;
C、相互刻划是比较硬度大小,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金属铜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延展着性,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磷酸是由氢、磷、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 |
B. | 磷酸中磷、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 |
C. | 磷酸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
D. | 磷酸中含有氢、磷、氧三种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稀盐酸,插入铜丝,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铁丝,充分作用 |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铝丝,充分作用. | 溶液由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 得出最终结论(用“>”连接) Al>Fe>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