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D;属于分解反应的是CEH.
A、硫+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碳
B、蜡烛+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C、碱式碳酸铜 $\stackrel{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乙炔+氧气 $\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E、碳酸钙$\stackrel{高温}{→}$ 二氧化碳+氧化钙
F、氢气+氧化铜$\stackrel{加热}{→}$  水+铜
H、碳酸$\stackrel{加热}{→}$ 水+二氧化碳.

分析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硫+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B、蜡烛+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C、碱式碳酸铜 $\stackrel{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D、乙炔+氧气 $\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E、碳酸钙$\stackrel{高温}{→}$ 二氧化碳+氧化钙,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F、氢气+氧化铜$\stackrel{加热}{→}$ 水+铜,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H、碳酸$\stackrel{加热}{→}$ 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A;BD;CEH.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热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的使用经常分两种情况:

(1)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
如图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为0.1mL的量筒正确的读数为8mL俯视读数偏高(填“偏高”或“偏低”)仰视读数偏低(填“偏高”或“偏低”)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乙若需量取95mL水,最好选用100mL的量筒并配合使用胶头滴管进行量取,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大于(大于、小于、等于)95mL.
(3)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A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BmL,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C
A.(A-B)mL        B.大于(A-B)mL        C.小于(A-B)mL       D.大于或等于(A-B)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蒸馏水不适合养鱼水中不含有氧分子
(2)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中有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
(3)检查装置气密性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
(2)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1~2mL液体;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管口不要对着对着自己和他人;
(4)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5)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1)需硝酸钾15g,需水85ml(水的密度是1.0g/cm3
(2)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称量、溶解三个步骤.
(3)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AC
A.硝酸钾中有杂质     B.称量时砝码与药品放反了(未使用游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003年12月23日,川东北某天然气矿井发生特大“井喷”,含有大量硫化氢的天然气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有可燃性,被点燃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事故发生后,若采取对逸出气体点火燃烧的措施,能减少对人员的危害和死亡.写出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硫化氢+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根 据 氯 元 素 化 合 价 不 同,有 关 物 质 按 照 一 定 的 规 律 可 排 列 为:①NaCl ②Cl2  ③HClO
④R⑤Cl2O7,则 R 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KClO3B.HClO2C.Ca(ClO)2D.H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在处理泉水的过程中,所得液体一定是混合物的是a、b、c(填字母序号)
(3)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4)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