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室采用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该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利用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无纺布包内药品为二氧化锰固体.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锰.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名称 | 食用纯碱 | 食用小苏打 |
主要成分 | Na2CO3 | NaHCO3 |
酸碱性 | 水溶液显碱性 | 水溶液显碱性 |
热稳定性 | 受热不分解 | 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分别向等浓度、等体积的纯碱溶液和小苏打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 | 溶液均变红色,且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 | 两种溶液均呈碱性,且纯碱溶液的碱性更强 |
②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纯碱溶液的pH=11,小苏打溶液的pH=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 |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 铝不如铜活泼 |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 木条复燃 | 氧气支持燃烧 |
C | 将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 CO具有可燃性 |
D | 把浓硫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 溶液温度升高 | 中和反应放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试剂瓶中取用氯化钠固体时,试剂瓶的瓶盖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都是正确的 | |
B. | 配制溶液时用的小烧杯若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不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 | |
C. | 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3.5g氯化钠,当指针向右偏移时,应该减少砝码 | |
D. |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固体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