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次,小刚在实验室看到了如图情景:
(1)他首先想到药品可能变质了,那么NaOH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小刚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对这瓶“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②: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猜想③: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方         案 现      象 结       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
稀盐酸
稀盐酸
试剂
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①不成立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溶液中一定含NaOH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BaCl2
BaCl2
试剂;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②成立
b.向a中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经过思考,小刚否定了方案II的结论,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评价]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
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
保存.
分析:弄清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及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的异同点:如果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则溶液为碳酸钠溶液,若部分变质则溶液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因此,需要选用氯化钡等溶液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后,使用无色酚酞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以确定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其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2)猜想②:该溶液中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钠,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也有可能只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Ⅰ.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物质来进行鉴别,例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是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
Ⅱ.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使用酚酞试液不能把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区分开来;
Ⅲ.如果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则溶液为碳酸钠溶液,若部分变质则溶液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因此,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在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而滴加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故答案是:稀盐酸;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评价]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必须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密封保存.
点评:熟练掌握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并会鉴别区分它们,在区分时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时,可先用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把碳酸钠除去,再滴加酚酞的方法进行检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3、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种即食即热的方便食品(见图1).打开包装后,小刚发现其中有一包单独封装的固体物质,包装上写着:“无烟食品加热剂”…小刚对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回到学校,他马上来到实验室对以上问题展开了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下实验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完成的,且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图2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更细的镁丝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c.
(1)从上述实验可知,“无烟食品加热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
有关.(填物质名称)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属于
放热
的变化.(填“吸热”或“放热”)
(2)观察图2,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实验2:
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升高情况如图3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继续做的原因是
C
.(填写答案编号)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NaCl的质量为3.65g时,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可能达到
D
.(填写答案编号)
A.34℃B.42℃C.50℃D.60℃
(5)小刚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烟食品加热剂的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
A
.理由是
反应能充分接触,且物料的配比最经济

A.2.40g镁粉、7.30g NaCl和28.00g铁粉
B.2.40g镁条、7.30g NaCl和28.00g铁粉
C.2.40g镁粉、8.76g NaCl和28.00g铁粉
D.2.40g镁条、8.76g NaCl和28.00g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并把它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推断结果及结论
(1)取一瓶气体,看颜色
闻气味
无色无味 可能是O2、N2、空气、CO2、H2
(2)移开另-瓶的玻璃片,将
一燃着的木条缓慢伸入瓶中
瓶口处未见火焰 -定不是
H2
H2
木条的火焰熄灭 -定不是
O2
O2
可能是
N2、CO2
N2、CO2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是
CO2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种即食即热的方便食品(见图1)。打开包装后,小刚发现其中有一包单独封装的固体物质,包装上写着:“无烟食品加热剂”……小刚对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回到学校,他马上来到实验室对以上问题展开了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下实验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完成的,且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 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图2中曲线a;
Ⅱ.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更细的镁丝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b;
Ⅲ. 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c。
(1)从上述实验可知,“无烟食品加热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有关。(填物质名称)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属于_________的变化。(填“吸热”或“放热”)
(2)观察图2,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升高情况如图3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继续做的原因是_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NaCl的质量为3.65g时,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可能达到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34℃ B.42℃ C.50℃ D.60℃
(5)小刚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烟食品加热剂的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
A. 2.40g镁粉、7.30g NaCl和28.00g铁粉
B. 2.40g镁条、7.30g NaCl和28.00g铁粉
C. 2.40g镁粉、8.76g NaCl和28.00g铁粉
D. 2.40g镁条、8.76g NaCl和28.00g铁粉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并把它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推断结果及结论
(1)取一瓶气体,看颜色
闻气味
无色无味可能是O2、N2、空气、CO2、H2
(2)移开另-瓶的玻璃片,将
一燃着的木条缓慢伸入瓶中
瓶口处未见火焰-定不是______
木条的火焰熄灭-定不是______可能是______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密云县二模)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种即食即热的方便食品(见图1).打开包装后,小刚发现其中有一包单独封装的固体物质,包装上写着:“无烟食品加热剂”…小刚对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回到学校,他马上来到实验室对以上问题展开了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下实验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完成的,且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图2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更细的镁丝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c.
(1)从上述实验可知,“无烟食品加热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填物质名称)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属于______的变化.(填“吸热”或“放热”)
(2)观察图2,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
实验2:
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升高情况如图3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继续做的原因是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NaCl的质量为3.65g时,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可能达到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34℃B.42℃C.50℃D.60℃
(5)小刚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烟食品加热剂的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A.2.40g镁粉、7.30g NaCl和28.00g铁粉
B.2.40g镁条、7.30g NaCl和28.00g铁粉
C.2.40g镁粉、8.76g NaCl和28.00g铁粉
D.2.40g镁条、8.76g NaCl和28.00g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