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
(1)P点的意义是
 

(2)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3)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的方法
(4)t3℃时45gA物质放于今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5)N点为t3℃时A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通过
 
(填一种)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6)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大量晶体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P点的意义是: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大;t3℃时45gA物质放于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90g,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80g;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因为N点在A的曲线以下;可通过加溶质或降温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大量晶体的是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为BAC.
解答:解:(1)P点的意义是: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故答案为:B>C>A;
(3)从混有少量B物质的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4)t3℃时45gA物质放于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90g,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80g;故答案为:90g;
(5)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因为N点在A的曲线以下;可通过加溶质或降温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饱和;加溶质或降温;
(6)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大量晶体的是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为BAC,故答案为:A;BA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一瓶新配置的稀盐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甲所示,某实验小组用这种稀盐酸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是:称取10g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向其中加入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假设样品中的杂质都不和盐酸反应)
(1)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a的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年2月25日汉江再度发生严重的“水华”现象.“水华”主要是指向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味,造成鱼类死亡的现象.
(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共有
 
 种;
(2)根据藻类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3)为了解决汉江污染问题,湖北省正式实施《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条例规定: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污染源头”控制,严格管制沿江主要城市的污水排放…下列措施符合此条例规定的是
 
.(填序号)
①沿岸在新建住宅小区、宾馆、饭店、医院等要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入江问题;
②汉江沿岸城市居民禁止使用含磷酸钠的洗衣粉;
③禁止汉江水进行农田灌溉和作生活用水;
④向汉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以提高汉江水的水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8            b.10           c. 11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验证集满的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应先
 
,后
 
.试管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为
 
,为得到其中难溶的物质,将剩余物经溶解、
 
 
、干燥后得到了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不充足条件下燃烧:
 

(2)用稀盐酸除去铁件表面的铁锈: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有金属铜参加的置换反应:
 

(5)有C02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化学式C3N6H6[C3N3(NH23],无味,密度1.573g/cm3 (16℃).常压熔点354℃(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
(1)请总结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三聚氰胺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常见物质中容易导电的是(  )
A、塑料B、食盐水
C、蔗糖水D、橡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