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1)查找资料:
①维生素是七大营养素之一,水果、蔬菜中含量较高.
②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
③淀粉遇到碘水变蓝色.
(2)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
(3)实验过程:
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4)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18155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果味饮料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低;
②有的同学认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浓度;
③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BD(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A.各试管中滴加的淀粉溶液量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
C.各实验所用的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
④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验证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饮料中维生素C的多少,利用碘水能够和维生素C反应,当维生素C被碘水全部消耗时,若再滴加碘水,碘水就可使里面的淀粉变蓝,从而测定饮料中维C的多少,加入的碘水越多,维C的量就越多;由于是对比实验,作为参照物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必不可少的,做对比实验时一定注意控制好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不变的量不一样时,就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解答 解:①由于标准维生素C溶液的颜色刚好变色需要滴加碘水8滴,而③中饮料需要15滴,④中饮料需要5滴,说明④中的维生素C含量低;
②由于是对比实验,一定要有实际的参照物,再就是一定要控制好变量,理由是: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浓度;
③A、如果各试管中滴加的淀粉溶液量不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就会导致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不一样了,而这个量是应该控制相同的,那么这样就会影响测定结果了.
C、而试管的大小不同与盛有3.01mL物质是无关紧要的,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就会导致滴加的一滴碘水的量就不一样了,这样即使滴数相同,滴加的碘水也不同,所以也会影响测定结果,故选:BD;
④当碘水消耗掉维C时,若再增加碘水时,碘水就会和淀粉反应使淀粉变蓝,所以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验证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①果味饮料;
②不多余,因为有了标准液才能估测出各溶液中的维C含量.                                                         
③BD;
④验证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各组物质的不能实现转化的是(  )
A.BaCO3→BaCl2(溶液)→BaCO3B.CaCO3→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C.Cu→CuO→Cu(OH)2→CuSO4(溶液)D.Fe2O3→Fe→FeCl3(溶液)→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是化学变化的且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变化前减少的是(  )
A.水→冰B.铁→四氧化三铁C.磷→五氧化二磷D.高锰酸钾→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小强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理石应放在带孔塑料小药瓶中,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②用装置B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插入c处,用装置B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a处(填字母)
③要使正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停止进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来回拉动粗铜丝
④用A装置还可用来制氢气,请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
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
观察实验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且图1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b处湿润的蓝色湿润试纸变红;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
(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取一根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导管口,发现小木条熄灭.
(4)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
反应前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12g157.6g
②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②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广口瓶中有气体X,滴管中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上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X是氧气,Y是石灰水B.X是氢气,Y是稀盐酸
C.X是二氧化硫,Y是氢氧化钠溶液D.X是氮气,Y是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若需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物质不能使用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pH试纸C.无色酚酞试液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abcd
反应前量/g1010102
应后质量/g待测2212
A.待测值为7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d可能为催化剂D.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CO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处理的方法是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