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NO3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Na2SO4B.可能存在NaCl
C.肯定不存在Ba(NO32D.肯定只存在Na2CO3

分析 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溶于盐酸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足量的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在Na2SO4、Na2CO3、Ba(NO32、NaCl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SO4、Ba(NO32或Na2CO3、Ba(NO32;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不断减少,最后消失,说明沉淀是碳酸钡,不是硫酸钡;因此该固体中一定有Na2CO3、Ba(NO32;一定没有Na2SO4;NaCl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故填:B.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是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探究和图象的识别,并结合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溶于酸并能产生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3)D中x=8.D中单质的名称氩气
(4)根据E中的信息可知: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填空.(1)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D(填字母)
A.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在TiO2做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2O$\frac{\underline{\;TiO_{2}\;}}{光照}$2H2↑+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式的写法或读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铁Fe,碳CB.氧气O2,氮气N2C.氦He2,氖Ne2D.NaCl读作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列方程式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KClO2$\frac{\underline{MnO_2}}{△}$KCl+O2
(2)S+O2=SO2
(3)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4)2HgO=2Hg+O2
(5)KMnO4=KMnO2+O2
(6)CuSO4+2NaOH=CuOH↓+N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据此请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上图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铁架台.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BC(填字母)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时:
①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②写出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先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水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里已充满了氧气.
(3)①若用图甲所示装置来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填药品名称)应从锥形瓶(填仪器名称)口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填药品名称) 从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口处注入.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若用图乙所示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③若用图丙所示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由b口进入;若将装置中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由a口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水是生命之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进行了探究.
(1)图为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图中B端为电源的负(填“正”或“负”)极,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同学们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CDF.(填字母)
A.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来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D(填字母)
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电解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提倡以下用水方式中的AD(填字母)
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答:
(1)室温(20℃)时,B物质是易溶物质(选填“易”、“可”、“微”、“难”).
(2)6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C.
(4)等质量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温至20℃时,其中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A,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