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有下列物质: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H2、⑤CO、⑥CO2、⑦乙醇,请将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②③.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①②③.
(3)本身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是⑥.
(4)燃烧产物对空气无影响的是④.
(5)点燃之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是③④⑤.
(6)目前能用植物发酵制取的是⑦.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分析回答.

解答 解:(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
(2)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
(3)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4)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空气无污染;
(5)天然气、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
(6)乙醇可以用粮食发酵制取.
故答案为:(1)①②③;(2)①②③;(3)⑥;(4)④;(5)③④⑤;(6)⑦.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组成即可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化学符号书写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镁的元素符号是Mg
B.水的化学式是H2O
C.碳酸氢铵的分解反应:碳酸氢铵$\stackrel{点燃}{→}$氨气十水+二氧化碳
D.氯化氢中都含有氯元素、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含少量杂质的CuO粉末8.2g,在加热条件下,用H2还原一段时间后,冷却得到含CuO28.4%的固体7.0g,求原含杂质的CuO粉末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不挥发,也不参加反应,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和引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实验探究小组将一石灰石样品,放在酒精喷灯上煅烧二分钟后取下.
(1)对于煅烧后样品成分,实验小组的成员有如下猜想:
①没什么变化,还是石灰石样品;②完全变成了生石灰;③部分变成了生石灰
(2)现提供无色酚酞、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以及试管、小烧杯、玻璃导管等必要的实验仪器,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猜想并设计出你的证明方案:猜想①,取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加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没有生成生石灰(或猜想②,取固体加水,然后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取少量的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全部生成了生石灰;或猜想③,取固体加水,然后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取少量的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部分生成了生石灰).
(3)有小组成员说:若没有无色酚酞,通过自身特点也能证明石灰石煅烧后是否分解了,你认为他的方法是:取固体加水,用手触摸试管壁,发热,说明分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据此判断并按要求回答:
(1)写出名称:黑色固体C二氧化锰  无色气体B氧气
(2)写出化学式符号:紫黑色固体AKMnO4  黑色固体EC  无色气体F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准确取用少量液体物质除要量筒外,还一定需要的仪器有胶头滴管;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5.4gNaCl( l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他称得NaCI的实际质量为4.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Na2CO3+2HCl=2NaCl+H2O+CO2↑.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a端上铜丝变黑,玻璃棒a端下沉.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甲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B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C实验a端铜丝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因此,如果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有气体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已知化学反应A+2B=C+D中,测得20克A跟10克B完全作用生成12.25克C和17.75克D,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