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并改进后设计了一组 “吹气球”实验,装置如右图:
①向甲中长颈漏斗内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_。
②若从乙中分液漏斗滴加入少量水入锥形瓶,欲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装有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科考小组在云南乌蒙山区发现了一种矿石,敲开表层发现里面有许多金黄发亮的晶体物质,酷似黄金,经检验其成分有黄铁矿(主要是FeS2)。试回答:
(1)在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这种矿石中蕴藏着海洋生物化石,这可为_________提供有力的证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中的水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中的水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 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
(2)20℃时,称取31.6g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当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KNO3>NaCl
C.溶液质量:K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