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瘪气球胀大.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写物质名称).

分析 (1)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来分析现象;
(2)根据有关的化学反应来说明化学反应现象的发生,及根据有关的实验现象来确定物质的存在.

解答 解:(1)碱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时,由于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封闭的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气球鼓起,故我们看到的现象为:瘪气球胀大;
(2)在所有反应物、生成物和溶液中的水中,唯一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氯化钠和水.废液缸中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浑浊说明一定含碳酸钙,呈红色说明一定有酚酞和碱.
故填:(1)瘪气球胀大;(2)氯化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碱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碱的化学性质很重要,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考点,应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C.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填名称、下同)碘,溶剂是汽油.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的示意图,表示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根据你曾经做过该实验的经验,你认为甲(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②根据你曾经做过该实验的经验,溶解过程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色较深上层较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据报道,今年1月,我市南山区一家电子公司曾出现一起甲型H1N1流感局部暴发性疫情,但患者病情都较稳定.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来看,该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2)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用达菲治疗效果较好.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其化学式为 C7H10O5它由3种元素组成,它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无机物).
(3)许多国家正加紧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利用疫苗提高人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稀硫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它杂质不与硫酸反应).试计算:
(1)用5克98%的浓硫酸配制成4.9%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2)取10克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4.9%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2克,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S-32K-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用200g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PH.先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再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混合溶液的pH小于7.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H2SO4过量.
方案二:将稀硫酸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
(2)进一步获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放热(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3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若甲、乙、丙依次是氢气、水、硫酸.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乙→丙时所需
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硫元素.
(2)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若甲是黑色金属氧化物,乙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盐酸;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CuCl2+2NaOH═Cu(OH)2↓+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