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如图常见的一 些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C收集氧气的原因;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纳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口(填“①”或“②”)通入.
【答案】
(1)长颈漏斗
(2)2KClO3 2KCl+3O2↑;A;氧气不易溶于水
(3)CaCO3+2HCl═CaCl2+H2O+CO2↑;②
【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2KClO3 2KCl+3O2↑;A;氧气不易溶于水;(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时,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②口通入;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②.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氧气的制取装置和氧气的收集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4份等质量的KClO3 , 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KMnO4、MnO2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少量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
已知m1>m2>m3 ,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KMnO4是KClO3分解制氧气的最佳催化剂
B.残留不溶性物质的质量关系为w1>w2>w3
C.不加入其他物质,KClO3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D.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KClO3分解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A.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S的化合价是-2,则As的化合价为()
A.+1
B.+3
C.+4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①氮气、②二氧化碳、③氧化镁、④氧气、⑤氯化钠、⑥镁,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林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林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林准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导气管口处,观察到 ,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3)II.小林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②中第一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 mL。
(5)实验②中横线部分应进行的操作是。
(6)【实验反思】
小林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 不加过氧化氢酶 | |||||
反应温度/ ℃ | 25 | 37 | 42 | 25 | 37 | 42 |
收集到气体体积/ mL | 39 | 56 | 34 | 5 | 5 | 5 |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