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只知它们分别是氯化钠(NaCl)和碳酸钙(CaCO3)(难溶于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它们区分开来.将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析 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易溶于水,不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易溶于水,不会与盐酸反应,所以可以用水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将两种白色粉末各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如果如果白色粉末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氯化钠;如果无明显现象(或白色粉末不溶解的),原粉末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将两种白色粉末各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如果如果白色粉末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氯化钠;如果无明显现象(或白色粉末不溶解的),原粉末是碳酸钙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它是一种混合物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Y两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2Y7B.Y2X1C.X7Y2D.Y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氢气燃烧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3)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Ca(OH)2+CO2═CaCO3↓+H2O.
(4)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的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5)肼(N2H4)和四氧化二氮是火箭中常用的燃料和助燃剂,他们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对环境没有任何破坏的两种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4N2H2+N2O4$\frac{\underline{\;点燃\;}}{\;}$5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甲、乙分别是A、B两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含义是质子数,y的含义是最外层电子数.
(2)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a(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若A中x=12,则用A、B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技术造福全人类.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①③ (选填序号).
①电视机关机后尽量拔下电源插头,不处于待机状态
②天气寒冷,开空调时温度设置尽量高些     
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2)有些饮料瓶的塑料盖的外缘有竖条纹,制作这些条纹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便于打开瓶盖.
(3)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距地球1.5 亿千米,它是一个庞大而炽热的气体球,每时每刻不但向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内部进行大规模的核聚变(填“聚变”或“裂变”).
(4)下列物质中,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②
①稀硫酸     ②熟石灰        ③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物质甲能发生下列变化,根据转化规律可知甲物质是(  )
甲$\stackrel{+HCl}{→}$乙$\stackrel{+AgNO_{3}}{→}$丙$\stackrel{+Fe}{→}$丁$\stackrel{+O_{2}}{→}$甲.
A.CuB.CuOC.MgOD.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坐落于扬州宝应的江苏宝胜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frac{\underline{\;\;△\;\;}}{\;}$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乙(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2)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确保CuSO4用完或将铜完全置换.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请提出你的想法:将所得的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 或 过滤前先加适量的酸除去剩余的铁粉.
(3)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使“绿矾”结晶两种可能方法: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绿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造成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BaCl2、HCl、稀H2SO4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了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如表所示现象(  )
溶液甲+乙乙+丙丙+丁甲+丁
现象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
A.HCl  BaCl2  H2SO4  Na2CO3B.H2SO4  HCl  BaCl2   Na2CO3
C.H2SO4  Na2CO3  HCl  BaCl2D.HCl  H2SO4   BaCl2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