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初中部分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已知,固体F是银白色的金属。C、D、G、H、J属于氧化物。请做出合理推断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固体F的化学式______,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类别。
(2)操作E名称为______,黑色固体C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写出反应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气体G具有______。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较好的方法是②,你觉得同学们的理由是:______。(写2条理由)
【答案】Fe 单质 过滤 催化作用 化合反应 4CO+Fe3O43Fe+4CO2 还原性 不用加热,操作简单
【解析】
根据转换关系,固体F是银白色的金属,C、D、G、H、J属于氧化物,暗紫色粉末A加热会生成无色气体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F和氧气点燃生成黑色固体J,所以F是铁,J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锰酸钾溶于水,所以C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D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碳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一氧化碳,H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经分析,可知固体F的化学式是Fe,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类别;
(2)操作E可以将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名称为过滤,黑色固体C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反应③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4)反应⑦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4CO+Fe3O43Fe+4CO2,该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气体具有还原性;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氧气,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较好的方法是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因为该反应不用加热,操作简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给全球气候降温。由此,创新利用CO2、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环保时尚。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
(2)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能通过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3)CO2可以灭火,但燃着的镁条却可以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并析出碳的小颗粒,这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科学研究表明,还可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
CO2+4H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
(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___;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CO2、H2O;乙同学:CO、H2O;丙同学:NH3、CO2和H2O;丁同学:CO2 、CO和H2O。
你认为 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5)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_________;通过上述探究,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物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物质的名称为______;(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中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是由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稳定结构
B. ②的目的是提高木炭的着火点
C. ③可以观察的现象是:木炭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
D. ④的现象可以得出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下图。“过氧化氢分解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反应前称量总质量后,使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时: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_______(填“左”或“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只写一条)。
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_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航天科技一直以来备受世界瞩目。2017年9月2日,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在高温下能与硫化合形成二硫化铼。
(1)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上述信息中,属于金属铼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
(3)七氧化二铼(Re2O7)是铼最常见的氧化物,其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 镁在氧气中燃烧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A为黑色粉术的某金属氧化物,C的溶液呈蓝色,E的溶液呈浅绿色,则C的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反应。
(2)若A为黑色粉末的某金属单质,B为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