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B.Fe2O3→FeCl2C.Cu→Cu(NO32D.Na2CO3→NaCl

分析 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能生成氯化亚铁,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
C、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的化学式是N2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降低水的硬度.
(2)为了“保障水安全”,所以我们生活中都应使用纯净水,这种做法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
(3)某活动小组取自来水二滴于洁净的玻璃片上,然后在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水分被蒸发后,固体会析出.
(4)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由小水滴、外层包上砂质硅组成的.测试表明,这种糖粉状的固体物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干水”属于一种纯净物
B.“干水”吸收二氧化碳只发生物理变化
C.“干水”中的水分子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
D.“干水”可用于捕捉二氧化碳气体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C.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使用节水型马桶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放出大量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B.氯化钾C.金刚石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不同的物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灼烧闻气味:羊毛与棉线
B.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观察物体颜色:木炭粉与二氧化锰
D.滴加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稀盐酸和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常用的化学溶剂.
(1)区别某河水样品为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试剂是肥皂水.
(2)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O2).
(3)实验室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如图是配制过程的示意图:

①图中有一项C(填字母)操作有明显错误.
②纠正错误后,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E、C、B、A、D.
③要配制200g 0.9%的生理盐水(NaCl溶液),需10%的NaCl溶液18g,并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用元素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写下列空白.
(1)用于制作照明弹的金属:Mg;
(2)硝酸钾中含有的原子团:NO3-
(3)引起硫酸型酸雨的氧化物:SO2
(4)黄色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Fe3+
(5)人体能直接吸收的糖类:C6H12O6
(6)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取16g石灰石(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与稀盐酸反应)于烧杯中,再取15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数据记录如表: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稀盐酸质量/g505050
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g63.8111.6161.6
(1)生成CO2总质量4.4g;
(2)所取样品中碳酸钙质量10g,则样品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25%.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