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刚石制成玻璃刀
B.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
C.用石墨制干电池电极
D.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明发现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装置如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的数据常常远低于理论值21%,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是小明进行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红磷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电子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更容易燃烧,试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如装置图2所示的实验.经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实验结果更准确,耗氧更彻底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询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如装置图3所示实验.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90.0mL63.6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20.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从上述实验现象看:铁粉比铁丝更易生锈,说明化学反应的速度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关;炭粉和氯化钠能加快反应速率.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2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铜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处理剂.Na2FeO4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B.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C.高铁酸钠是一种碱D.高铁酸钠中含有单质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中,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各步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1)上述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有AC(填字母).
(2)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GCuSO4
(2)化学反应常见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放出(“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甲、乙两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活动,活塞的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试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结束并恢复至室温时,活塞应停在约4cm处.
(2)图乙比图甲的优点是使用乙装置可使反应产生的白烟不易泄露,不易造成空气污染(或乙中白磷全程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消耗氧气更多,测量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学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氖气:Ne2B.氨分子:NH3C.硅原子:SiD.亚铁离子: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现有一瓶无瓶盖的NaOH溶液.为确定其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了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猜想二: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Na2CO3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
第1组溶液变红,则猜想一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
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第2组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CO3+CaCl2═2NaCl+CaCO3↓,
则猜想一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
案还不能确定猜想二还是猜想三成立.
第3组滤液变红,则猜想三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第2组实验结束后,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
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若甲中充入的气体是CO2,则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任写一个)
(2)若乙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铁.(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相一致的是(  )
A.纯碱--NaOHB.生石灰--CaOC.水银--AgD.石灰水--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