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向质量为m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滤去沉淀,称得滤液总质量为3m.
(1)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离子的数目随硫酸镁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氢氧化钠的质量可求反应的硫酸镁和生成沉淀的质量,而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酸镁溶液的量,进而可得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2)依据反应前后物质是否能电离以及离子的个数关系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设参加反应的MgSO4的质量为x,生成Mg(OH)2沉淀的质量为y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     120            58
m×20%  x              y
$\frac{80}{m×20%}$=$\frac{120}{m}$=$\frac{58}{m}$
x=0.3 m    y=0.145 m                                 
由m+MgSO4溶液的质量=3m+0.145m
知  MgSO4溶液的质量=2.145m
所以 MgSO4溶液中MgSO4的质量分数=$\frac{0.3m}{2.145m}$×100%=14.0%;    
(2)由反应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Mg(OH)2↓可知溶液中的钠离子不会变化(来源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随着硫酸镁的滴加硫酸根离子则会不断变大,但由于Na2SO4可知溶液中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应该为2:1,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随着硫酸镁的滴加会不断变少最终完全反应时消失;故可得如下图象[注:图中应反映出恰好完成反应后,N(Na+):N(SO42-)=2:1]

故答案为:(1)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0%;
(2)

点评 此题是一道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熟练掌握相关方程式的计算和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初中化学学习存在许多“二角”关系.A、B、C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如果A、B物质元素组成相同,且C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如果A、B、C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且B、C物质元素组成相同,则AC,BCO,CCO2(合理即可)(填化学式).
③如果A、B、C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A是难溶性的碳酸盐,写出A的一种用途作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B.各种塑料在自然界都不能降解
C.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D.合成橡胶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H、O、C、C1、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
(1)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2)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CaO;
(3)可做建筑材料的盐:CaCO3;(4)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
(5)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有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N2NONO2
顏色无色无色无色红棕色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交流反思】根据探究结果可知,稀HNO3能跟铜反应的原因是硝酸具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干燥氧气
B.
     测定溶液pH
C.
  量取9.0mL液体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出现预期的明显变瘪.主要原因是气球内还有气体没有与氢氧化钠反应.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B.冰水混合物C.自来水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
A.NaCl  Na2CO3   Ca(NO32   HClB.CuSO4   NaOH   H2SO4  Ba(OH)2
C.K2CO3  H2SO4    HNO3  BaCl2D.Na2SO4   BaCl2   K2CO3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