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于都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我市庐江县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 烧杯和稀盐酸 的总质量 |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 |
12 g | 140 g | 147.6 g |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于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1∶2
C. 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 16 g甲烷和32 g氧气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观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B.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 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操作 |
I.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 II.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III.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 |
(1)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水面最终到达刻度线_____(填数字序号)处。
(3)实验操作I、III中,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属于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2)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由氨气获得氢气,其反应类型与水电解制氢气相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尿素(CO(NH2)2)可以制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 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的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 (至少填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