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不能和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常用作溶液.
故填:酒精灯.
(2)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3)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需要加热,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故填:B;E.
(4)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若选择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结果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其原因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故填: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5)制取气体时,选用的发生装置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应考虑气体的密度,气体是否溶于水,气体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
故填:①④;②③⑤.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扫地以后焚烧树叶 | B.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
C.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D. | 生活垃圾直接填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偏二甲基肼中元素质量比为C:H:N=l:4:1 | |
B. | 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C、H、N、O四种元素 | |
C. | 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
D. | 在宇宙仓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上难做过滤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