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B. 硝酸铵固体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C. 酒精、汽油、水都可以做溶剂
D. 用品尝的方法来区分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
D 【解析】A、没有指明温度和溶液的种类,无法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例如在20℃时,饱和氢氧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164%,25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正确;B、 硝酸铵固体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正确;C、 酒精、汽油、水都可以做溶剂,正确;D、实验室中不能品尝药品味道,不能用品尝的方...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金昌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将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⑵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⑶下列物质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双选)。
A.HCl B.Ca(OH)2 C. (NH4)2SO4 D.BaCl2
白色沉淀 Cl- CO32- B、D 【解析】(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反应现象为由白色沉淀生成; (2)由图可知,表示 Cl-,表示 CO32-;氢氧化钙和氯化钡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表示沉淀,故选B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 【解析】A、没有确定温度无法比较甲的溶解度和乙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C、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D、t 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33.3%,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8届九年级教学科研测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___肥。
(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葡萄生长中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下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 清洗干净后,吃葡萄最好吐掉葡萄皮
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多食
钾 Fe + CuSO4 = FeSO4 + Cu AC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种类,金属的化学性质等。难度不大,仔细审题后进行解答。 (1)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化学肥料中的钾肥;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Fe + CuSO4 = FeSO4 + Cu; (3)A、面粉能将葡萄上的脏东西吸下来,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8届九年级教学科研测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体缺铁或摄入的蛋白质不足都会发生贫血
B.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因此可通过食品大量补充硒
C. 脂肪使人体臃肿肥胖,因此饮食中拒绝摄入油脂
D.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A 【解析】A、人体缺铁或摄入的蛋白质不足都影响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发生贫血,正确;B、通过食品补充大量硒,可能致癌,错误;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是人体的备用能源,应适量摄入,错误;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氨气,影响肥效,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8届九年级教学科研测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葡萄酿酒 B.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C. 紫外线消毒 D. 煤隔绝空气加热
B 【解析】A、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的分子结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煤隔绝空气加热过程中有新物质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Cu→Cu(NO3)2 B. CO2→O2
C. H2SO4→HCl D. Fe→Fe(OH)3
D 【解析】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转化能一步实现,错误;B、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一步转化为氧气,错误;C、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转化能一步实现,错误;D、铁不与碱溶液反应,转化不能一步实现,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考前适应性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
①丝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②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缺乏会得________病。
③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 ______金属材料(选填“是”或“否”)。写出铝离子的符号 _______ 。
(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①将石油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不同产品是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写出天然气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炉具进风口,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
③温室效应是由CO2、CO、SO2气体中的 __________气体造成的。
蛋白质 坏血病 否 Al3+ 物理变化略 CH4 + 2O2 CO2 +2 H2O 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燃烧 CO2 【解析】(1) ①丝绸即“蚕丝”,来自于动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②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③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Al2O3 是氧化物,不是金属材料;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铝离子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18届九年级适应训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X、Y、Z、W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Y的一种单质可用于制铅笔芯,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2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X、Z、W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碱,其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写出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NH3.H2O H2CO3=H2O+CO2↑ 【解析】氢原子中无中子,所以X是H,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所以Y是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所以Z是O,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单质,所以W是N。① X、Z、W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碱,其化学式为 NH3?H2O。②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H2CO3,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