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

B. 加热时间太长

C. 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D. 未冷却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B 【解析】 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可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选项正确;B、加热时间不会引起试管炸裂,选项错误;C、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倒吸回流,引起试管炸裂,选项正确;D、未冷却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可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选项正确。故本题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金属应用利用导电性的是 (   )

A. 炒菜铁锅 B. 铜导线 C. 铝制易拉鑵 D. 金首饰

B 【解析】 A. 炒菜铁锅是利用了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热性,选项错误;B. 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选项正确;C. 铝制易拉鑵利用了金属具有优良的延展性,选项错误; D. 金首饰利用了金的稀有及特殊的金属光泽,选项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镁+氧气氧化镁 B. 锌 + 硫酸硫酸锌 + 氢气

C.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D. 碳酸氢铵氨气+ 二氧化碳+ 水

A 【解析】A、镁+氧气 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B、锌 + 硫酸硫酸锌 + 氢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C、二氧化碳 + 水 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错误;D、碳酸氢铵氨气+ 二氧化碳+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电视节目中有个“土壤兄弟”,提倡人们不要随地乱丢废旧电池,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还有个“空气兄弟”建议我们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推知它们只能是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区分它们,请你参与实验,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区分,并回答有关问题.试剂:

试纸 ②溶液 ③溶液 ④稀硫酸⑤溶液

所选试剂(填序号,每种方法只选择一种)

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防止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泄漏而造成土壤污染 减少由于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① 的是,的是 ③ 有白色沉淀的是,无现象的是 【解析】 (1)随地乱丢废旧电池,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泄漏会造成土壤污染;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可以减少由于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2) 方法一: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硝酸钡溶液显中性,故可用选用①pH试纸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鉴别真假黄金

观察颜色

鉴别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将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

加水、过滤

A. B. C. D.

AD 【解析】 A、通过颜色无法鉴别真假黄金,选项错误;B、羊毛点燃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有特殊气味,可以进行鉴别,选项正确;C、将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选项正确;D、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除去石灰石,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 )

A. B. C. D.

A 【解析】 地壳中前五元素为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化学符号为Al,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解析】 试题A、木炭燃烧后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错误,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D、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Ⅱ),选用容积为3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Ⅰ、图Ⅱ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Ⅰ实验中实验现象为:实验开始时______;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_____。

(2)某同学用图Ⅰ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若上述步骤③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_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__(填“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__mL刻度处。

(5)对照图Ⅰ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部分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酒精挥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C.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热胀冷缩——汞原子的大 小发生变化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