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①下列属于阴离子的是(选填序号,下同)(4),属于阳离子的是(3).

②已知碘元素(元素符号为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
(1)x的值为53;
(2)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C(填字母).

分析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
(2)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在(1)(2)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在(3)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在(4)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填:(4);(3);
②(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8+18+7=53.故填:53;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与C微粒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相似.故填: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正放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正放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取,倒立在桌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下列数字仪器的名称:②铁架台,③锥形瓶.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C.
发生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4)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此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为探究某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如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10204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40.4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是80g.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A(填序号)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①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图1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的稀盐酸.通过观察到单位时间内镁比铁反应产生气泡多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Mg>Fe(填元素符号);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镁、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
②取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将镁放入稀硫酸中,铁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
A.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小于镁的质量
B.充分反应后,镁、铁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和稀盐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如图1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E.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2装置丙(填编号).
(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
①猜想是可能是产物K2MnO4受热生成氧气,
②验证方案是取K2MnO4固体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生成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Na+;(2)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6}{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科学探究
(1)小明在做氢氧化钠溶液使指示剂变色反应实验中疑惑: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进行探究,步骤如下,请分析后填写下列空格.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溶液不变色;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为溶液不变色;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验的探究,由实验①看到的现象可知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由实验②看到的现象;说明钠离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由实验③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Na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OH-起的作用.小聪看了实验,建议可去掉步骤①,他的理由是因为酚酞试液中含有水,酚酞试液并不变色.
(2)小会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会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因为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各种方法,将方法之一填写如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取少许反应后溶液于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投放锌粒或投放碳酸盐)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有气泡产生)盐酸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