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分析 要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差异来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溶液显酸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解答 解:A、氧气难溶于水,而二氧化碳溶解度也不大,故现象不明显,无法区分,故方法不可行;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方法可行;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方法可行;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复燃的是氧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方法可行;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鉴别是常见的习题,要借助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来区分,方法有多种,能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现有5.6g含有另一种金属的不纯铁块,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2g氢气,则此铁块中可能含有的另一种金属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铝元素,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O2,C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D的离子符号是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Ⅰ.(1)形状大小相同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同样的盐酸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
A.两者都发生反应     B.镁比铝反应剧烈    C.铝不与盐酸溶液反应
(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NaAlO2表示)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1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 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相等.
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图2所示.

(1)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a、b、c、d的连接顺序是:a→c→b→d.
(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图3:
(1)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镁铝合金中的铝完全反应.
(2)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1:3.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氢气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因此应补充铁粉
B.垃圾分类回收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C.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时,泡沫少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D.发生火灾时,要视不同的可燃物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属于新能源的是(  )
A.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向下列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色的是(  )
A.硫酸溶液B.澄清石灰水C.蔗糖溶液D.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志.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患者按标志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用的此胃药中(计算结果取整数):
(1)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4500mg;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的质量为566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1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反应前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3)如图2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D
(4)该化学反应,每生成一个,参加反应的的粒子的个数比为1:2;
(5)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