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
ACO2(CO)将气体点燃
BCaO(C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CKNO3(NaCl)蒸发结晶、过滤
DFeCl2(CuCl2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足量铁屑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可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来制取粗硅,同时生成一氧化碳.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2)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捏扁胶头赶尽空气,再伸入瓶中吸液
C.制取氧气实验停止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D.启普发生器制氢气时,先向漏斗中注入稀硫酸,再往容器中加入锌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
称量氢氧化钠
C.
检验盐酸pH值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填序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时.
(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Al,人类最晚大规模使用的是铝,原因是B(填序号).
A.铝的抗腐蚀性差       B.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C.铝的价格便宜
(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表:
金属单质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996127177.9
密度/(g•cm-38.922.707.147.8611.3
熔点/℃10836604191535328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2.5~32~2.92.54~51.5
分析上述数据,
①上表中,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铅,
②用金属铁制锤子而不同金属铝,原因是铁的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纯净物,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D可用于金属除锈,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生成A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O2,D化学式H2SO4
(2)写出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3)图中C、D、E相互间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②⑤①④③;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药匙;图④中用来量取水的仪器是量筒.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18.2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中的图1和图2是在打开K状态下的两种不同现象.(氯化氢易溶于水)
(1)图2进行了用冷毛巾捂住烧瓶的操作,该操作的作用是使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外部大气压.
(2)当改变A的成分,可实现不同的实验目的.
①当A为水时,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氯化氢易溶于水.
②若A为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A溶液进入烧瓶后,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