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填空:A的化学式O2;B的一种用途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写出由物质D转化为物质C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分解反应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分析 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 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
(2)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由物质D转化为物质C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故答案为:(1)O2; 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
(2)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3)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  )
A.FeOB.CaOC.Fe2O3D.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用化学用语填空或写出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1)铝元素Al;
(2)氦气He;
(3)五个甲烷分子5CH4
(4)“Fe2+”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5)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说明:下述实验中所用的8根铁丝均从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探究1: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5根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V(O2)%实验现象
90%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70%燃烧比90%的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65%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比70%的短,实验成功
60%燃烧比65%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55%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探究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学认为是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的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中3个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和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3根铁丝,将1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II最剧烈,其次是 III,较弱的是 I.
回答下述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通过探究1实验,丙同学得出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60%,你对他得出的结论的看法是结论错误,应该在60%、55%再选择一些数据进行验证.
(3)探究2实验中,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增大反应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根据探究2实验,你认为乙(填“甲”或“乙”)同学说法合理,其理由是铁丝的长度是相同的.
(5)探究1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每瓶都要留存30mL水,以防止熔融物炸裂瓶底.实验中收集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时,设应向空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x,请列出能求解x的计算式(310mL-V)×21%+(V-30mL)=(310mL-30mL)×90%(空集气瓶容积为310mL,不考虑橡皮塞所占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产地不同的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试验次数12345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10%15%5%10%15%
大理石的种类AAABB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453829564234
(1)由实验方案可知,CO2的产生速度与稀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种类 因素有关.
.(2)该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不足,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还要控制石灰石颗粒大小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率,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4)如图为实验中测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体积的实验装置,
①通过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可以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但有同学认为,图中的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请指出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一点原因导管内有水残留(合理答案即可);②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
(5)影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还有哪些,请指出一点,并设计实验证明.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00分.
影响因素:温度(或石灰石颗粒大小等合理即可).
实验方案:在不同的温度下,利用相同形状、相同产地的石灰石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近日,一篇题为《科学家称:植物油做饭可致癌,能少吃就少吃》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结论看起来十分惊人.这里提到的研究是怎么回事?加热植物油就会产生“致癌物”吗?
这位研究者把不同种类的烹调油分别加热,并测定了其中“致癌毒物”醛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1).

其实,研究中所用的条件跟普通家庭烹调相差很大.实验所用的温度是180℃,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五六成热,而要让油在这个温度下烧上20甚至30分钟,也只有大量煎炸食物的时候才能达到,平时炒菜时烧油的时间远没有这么长.事实上,研究者所强调的也只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
此次事件,不少报道都建议人们可以用黄油、猪油替代植物油来烹调.相比玉米油等,猪油、黄油确实热稳定性更好,但只从这个角度来推荐食用油就显得太片面了.食用油的脂肪酸分为饱和与不饱和两种(含量如图2).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不建议选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类.
目前科学界共识是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利.高温烹调时,选择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产生的醛类等有害物质较少.但煎炸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入对健康也是不利的.选择健康的饮食方案,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网络文章中“植物油致癌”,所指的致癌物质是醛类物质.
(2)从图1的数据中可以得出,葵花籽油长时间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最多.
(3)从图2数据可知,对心血管病人而言,较好的食用油是亚麻籽油(填一种).
(4)通过阅读本文,你提出一条健康使用食用油的建议:不要高温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在铁器的表面涂上铝粉用来防锈,是因为铝的活动性较弱
B.干冰能用作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易升华吸热
C.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洗洁精
D.一氧化碳可用来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