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如图1中,甲、乙、丙是稀盐酸、水、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其中一种,请回答:
①甲物质是水.
②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2)如图2中,能体现某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ABC(填标号).
(3)如图2A中的金属是Mg,则该图中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请写出Mg与一种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分析 (1)依据稀盐酸、水、氢氧化钙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判断,要求符合乙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甲能转化为丙,乙与丙能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2)此题是对酸碱盐及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进行的训练,只要能对物质间反应情况有较清晰的认识就可判断,分析时主要是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其它反应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 解:(1)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是稀盐酸、水、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结合乙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甲能转化为丙,乙与丙能反应,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反应,且盐酸能够转化为水,水能够和氧化钙反应产生氢氧化钙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①甲物质是水;故填:水;
②“乙+丙”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2)图2中:A、酸能与碱性氧化物(氧化铜等)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金属能反应生成氢气,某些金属可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故正确;
B、某些碱能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和盐可以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物,如碳酸钙的分解,故正确;
C、酸与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酸可以和盐溶液反应,盐溶液也可以和碱溶液反应产生新的碱,如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故正确.
故答案为:ABC;
(3)镁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镁,镁和盐酸等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氢气;故答案为:MgO;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点评 此题是对反应规律的考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结合已有知识的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镁离子Mg2+;②二氧化氮分子NO2
③5个硅原子5Si;④硝酸分子HNO3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铜  b.氯化钠  c.氮气 d.石墨
①b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②c用作粮食保护气;
③a用于配制波尔多液;④d用于生产铅笔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l+NaOH=NaCl+H2O;②铝与氧气反应4Al+3O2$\frac{\underline{\;点燃\;}}{\;}$2Al2O3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所示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管的两支管中,管口牢系小气球,将两支管同时深入热水中.
(1)a(选填“a”、“b”、或“c”)处有燃烧现象出现,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小气球的作用是:①平衡Y形管内外的压强;②防止污染空气.
(3)对比a处与b处(选填“a”、“b”、或“c”)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4)实验后,将烧杯中的热水倒出后,c处的白磷开始燃烧,c处白磷燃烧的原因是达到着火点的白磷接触空气就剧烈燃烧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海水晒盐就是利用涨潮将海水引入贮水池,再引入蒸发池,接着到结晶池,这样不断地风吹日晒,海水就慢慢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晶体就会逐渐析出,得到粗盐.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化学学习必须完成的实验活动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称量与溶解
①调节托盘天平(如图甲):使游码回零,若天平指针偏向左边,可将左边螺母向右(填“左”或“右”)旋动,使指针摆动达到平衡.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的质量为2g(只用到游码,平衡时游码位置如图乙):再用量筒称取10mL蒸馏水,将粗盐和蒸馏水转移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
(2)过滤
③制作过滤器,并进行过滤操作,然后仔细观察过滤纸上的剩余物质及滤液的颜色.
④一开始时,乐乐小组同学的过滤操作(如图丙).
请将其中的错误之处加以指正:没有玻璃棒引流.
⑤老师发现红红同学过滤的速度明显比其它的小组要慢,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3)蒸发
将过滤后所得的溶液转移后进行蒸发(如图丁),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⑥盛装滤液的仪器甲的名称是蒸发皿.
⑦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计算产率
蒸发操作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称量提纯后的食盐(精盐)的质量为1.7g.最后将固体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⑧精盐产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85%.
【拓展提升】
(5)物质溶解情况可以定量表示,现提供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KNO3 13.3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246 
⑨在图戊中,请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先来描点,然后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⑩在化学上,分离物质有多种方法.欲使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的硝酸钾析出,你认为可能的方法有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若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你的实验方案是:先制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过滤.
(6)“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得到的精盐并不是纯净物,还含有少量可溶性的杂质.若要除去其中含有的Mg2+、Ca2+、和硫酸根,依次加入下列试剂(每一步都过量)并采取相应的实验操作手段,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BD.
A.BaCl2、NaOH、Na2CO3、H2SO4
B,BaCl2、NaOH、Na2CO3、HCl
C.Na2CO3、BaCl2、NaOH、HCl
D.NaOH、BaCl2、Na2CO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取生石灰.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1)某工厂用6吨含碳酸钙为75%的石灰石,其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是4.5吨.
(2)上述石灰石理论上可以制得生石灰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硫酸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NaOH和H2O)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Fe3O4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②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D.有3个电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在图1中,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2)甲、丙在t1℃时溶解度相同.
(3)图1中,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C(填字母序号).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