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加盐酸
B.将锌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电解水
D.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分析 A、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D、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

解答 解:A、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加盐酸时,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生成氢气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小芳同学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Cu-Zn合金.
(2)小芳同学取该合金的粉末32.5克,与足量的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克气体.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哪些数据?①③(填序号).
①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②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③产生气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水,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烧杯内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冒出的是  (  )           
ABCD
XNa2CO3NH4NO3NaOHZn
YHClH2OH2OH2SO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表,对我们认识物质世界作用巨大.
如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观察与分析表内信息后填空.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2)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S,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提倡使用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加碘食盐里的“碘”是指元素(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C.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
(3)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Fe2+.(用化学符号表示)
(4)漂白粉可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图中涉及到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氢能源客车
B.
太阳能路灯
C.
风能发电
D.
石油钻井平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酒精和合成法酒精两大类.从基本用途上分有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乙醇汽油等.
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后用于食品工业使用.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
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一般使用95%的酒精用于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等.
工业酒精是提炼石油或煤焦油裂化过程中的化工产品,主要成份是乙醇(约96%),但含有很多致毒致癌成分,例如甲醇(CH3OH).人摄入甲醇量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会造成死亡.工业酒精可用于印刷、电子、五金、香料、化工合成、医药合成等方面.
无水酒精是纯度较高的乙醇水溶液,99.5%的叫无水酒精.无水酒精不是纯净物,可以经过脱水处理得到100%乙醇,叫做绝对酒精.燃料用无水酒精,社会需求量巨大,已成为各国能源的主要补充.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
乙醇的性质除燃烧外,还能被高锰酸钾等氧化.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就是利用乙醇与黄色的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发生以下反应: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生成物硫酸铬是蓝绿色的,这一颜色变化明显,可据此检测酒精蒸气.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工业酒精饮用后,引起中毒的物质是B.(填序号)
A.CH3CH2OH           B.CH3OH      C.CH3CHO      D.C2H6O
(3)食用酒精是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得到乙醇的水溶液.该过程需要经过哪些操作蒸煮、发酵、糖化、蒸馏.
(4)“酒精检测仪”检测酒精蒸气原理是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其中Cr2(SO43的Cr元素化合价+3.
(5)乙醇汽油的优点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实验小组同学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探究中和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请你参与探究实验.
(1)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在装有20mL10%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滴加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边滴边搅拌,并用温度计测量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该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两点改进措施不足之处:利用了浓硫酸;改进方法:把浓硫酸改为稀硫酸、不足之处:边滴边搅拌;改进方法:一次性加入不搅拌.
(2)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
(3)如图为该反应中温度与滴加的硫酸质量变化关系的理论值和测量值的曲线比较情况.
①图示说明实验中测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比理论值低(填“高”或“低”).
②请指出造成理论值和测量值差异的一点原因没有采取隔热处理.
③图中温度达到最高值后降低的原因是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继续加入稀硫酸时会降温,同时溶液散热.
(4)实验小组欲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放热快慢的因素,你认为有哪些呢?请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
猜想:与浓度有关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在两支装有20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分别同时滴加质量分数为5%、10%的稀硫酸各20mL,用温度计测量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滴加10%的稀硫酸的烧杯内液体温度升高的快;
实验结论:反应物浓度越大,放热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甲、乙两名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Ba(OH)2、NaOH       C.Ba(OH)2和NaOH         D.Na2CO3和 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B(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Ba(OH)2与Na2CO3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
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A对应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D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