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Cu2O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某兴趣小组对它开展了以下系列研究。
I 纳米级Cu2O的用途研究
【查阅资料】
①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高浓度氧气中才能燃烧,生成氮气和水4NH3+3O2═2N2+6H2O。
②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下,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温度下还可以同时发生以下化学反应:4NH3+5O2═4NO+6H2O ,工业上用NO制备硝酸、氮肥等化工产品。
【实验1】
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氨气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如图。实验时要将过量的氧气从进气口 ▲ (填“a”或“b”)通入,并在 ▲ (填“a”或“b”)管上端点燃 ▲ 气。另外,实验时需“先通入氧气,后通入氨气”, 其理由是 ▲ 。
【实验2】
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在纳米级Cu2O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氧气的化学反应,并对生成物进行成分分析” 。根据所得的气体成分数据,同学们绘制了曲线图(见图3)
发现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300℃时以生产 ▲ 为主.若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则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 ▲ ℃左右。
Ⅱ 纳米级Cu2O的制备研究
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将某岩石中的不溶性硫化铜(CuS)转化为可溶性硫化铜,进而制得纳米级Cu2O,其流程如图4:
⑴在细菌作用下,岩石中的硫化铜(CuS)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⑵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⑶经测定该岩石由硫化铜(CuS)和其它不含铜元素的物质组成.现用1000g该岩石制得28.8g纯氧化亚铜(Cu2O),该纯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是 ▲ g。若制得氧化亚铜(Cu2O)的过程中,铜元素的总损耗为20%,通过计算确定该岩石中硫化铜(CuS)的质量分数 ▲ (请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完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仪器 | ||||
名称 | 药匙 | 量筒 | 滴瓶 | 试管夹 |
用途 | 添加粉末状的试剂 | 量取液体或配制溶液 | 存放固体或液体试剂 | 夹持试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表示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P点的含义是 .
⑵t2℃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g溶液.
⑶如何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⑷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⑸b中混有少量a,可采用 将b提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A.薄荷脑是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1个薄荷脑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C.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
①2 CH4 ▲ ; ②3K+ ▲ ; ③3O ▲ ; ④S ▲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和硫酸铜溶液 ▲ ; ②镁条在纯氧中燃烧 ▲ ;
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 ; ④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 ▲ ;
(3) A、B二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烧杯中水温为1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B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 ▲ (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B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B烧杯中的溶液是 ▲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 ▲ ;②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 B. | 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 |
| C. | 碳酸钙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 D. |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