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略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一氧化碳有毒性.
(3)一氧化碳用途有:一氧化碳可做燃料;冶炼金属.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答 解:(1)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略小,这属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填: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略小;
(2)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有毒,这属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填: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一氧化碳有毒性;
(3)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能用作燃料,具有还原性,能用于冶炼金属,故填:一氧化碳可做燃料;冶炼金属.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性质的判断以及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
(2)已知某碘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
①氯化钠含有的阴离子是Cl-(用符号表示),KIO3中I的化合价为+5价.
②用试剂X测定该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发生如下反应:
KIO3+5X+3H2SO4═3K2SO4+3I2+3H2O,推算X的化学式为K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悬浊液和乳浊液也有广泛的用途.用X射线检测胃肠病时,让病人服用的钡餐是硫酸钡的悬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相关“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的探究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试管中的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代替
B.实验前要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
C.此实验中使用氯化钙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D.此探究应该在一周前开始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采取以下操作步骤:①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③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倒入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③①④②(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课上教师演示了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混合物的实验,课后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教师演示中获得的灰红色粉末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D中盛放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主要原理:称取样品粉末W g,放入C中;D中装入ag药品;反应结束,冷却后,称量D中药品质量为b 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frac{[w-(b-a)×\frac{12}{44}]}{w}$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主要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
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B、E中有气泡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
C中的灰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C+O2$\frac{\underline{\;点燃\;}}{\;}$ CO2
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②实验讨论
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其作用是检验D装置是否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碳.
按上述实验,得到铜的质量分数不精确,你认为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水蒸气通过C被D中碱石灰吸收,测得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如果要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对该装置改进的方法是在装置B与C之间接一个与D相同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记者报道重庆江津的一些怪事:晾晒的衣服等物品无缘无故地出现破损.随之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猜测:有的说是大气电离惹的祸,有的认为是地球磁场变化所引发…后经材料科学家对破损处进行仔细观察,确认所有的破口无一例外都是机械损伤,而非自然环境下的损伤.关于此现象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理由充分的是(  )
A.这是自然界的化学物质的损害所致B.机械损伤表明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C.伪科学总会被真正的科学所揭穿D.这是外星人所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