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分析;
(2)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根据酚酞试液变红及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并写出方程式;
(3)根据金属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黑色固体的成分和白色物质的成分;
方案2:依据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推测白色物质的成分;
方案3:根据加入的试剂与碳酸钠反应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得出合理的猜想的结论,注意在验证是否有氧化钠时,要注意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要用氯化钙溶液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③评价与反思 根据碳酸钠也显碱性分析;
根据金属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拓展应用】(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由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进行排序;
(2)①根据滴加盐酸到图象中a点和b点时溶液发生的反应以及剩余的反应物分析.
②观察图示,当滴加盐酸到C点时,溶液的pH=7,25g的盐酸与2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由氢氧化钠的质量求出所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
(3)根据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解答 解:(1)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因此保存在煤油中.
故答案为:防止钠与氧气和水反应变质;
(2)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碱性的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是氢氧化钠;结合资料提供的还产生氢气,因此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再根据现象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此外还得到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氧化铜加热后质量又会减少,应该是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24g氧化铜的氧元素的质量=24g×$\frac{16}{64+16}$×100%=4.8g,大于2.4g,说明是氧化铜中的部分氧元素转化为氧气,所以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frac{\underline{\;\;△\;\;}}{\;}$2Cu2O+O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4CuO$\frac{\underline{\;\;△\;\;}}{\;}$2Cu2O+O2↑;
(3)钠在CO2中燃烧后瓶内附着黑色颗粒,从反应物的元素组成来分析,黑色颗粒只能是碳,而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钠或碳酸钠或二者的混合物,但不能是氢氧化钠,因为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其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鉴别它们时不能只用酚酞,要鉴别碳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碳; ①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②碳酸钠; B;乙;
③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故用酚酞不能鉴别,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金属钠着火时不能有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最好是用黄沙掩埋.
答案为: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用黄沙掩埋;
【拓展应用】(1)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0g×20%=20g,水的质量为:100g-20g=80g,体积为80ml;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故顺序为:②④①③;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
故答案为:20;80;②④①③;玻璃棒;
(2)①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a点时,pH<7,说明盐酸的量过量,溶液呈现酸性;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b点时,pH>7,说明盐酸的量不足,溶液呈现碱性,部分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
故答案为:酸;NaCl、NaOH;
②设: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g×20% 25g×x
$\frac{40}{20g×20%}$=$\frac{36.5}{25g×x}$
x=14.6%
答:此待测盐酸质量分数为14.6%;
(3)盐酸具有挥发性,是导致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的原因;
故答案为:盐酸具有挥发性.
故答案为:
【问题讨论】
(1)防止钠与氧气反应变质,
(2)2Na+2H2O═2NaOH+H2↑;
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4CuO$\frac{\underline{\;\;△\;\;}}{\;}$2Cu2O+O2↑
(3)碳(或C)
①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②碳酸钠(或Na2CO3); B; 乙;
③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 用黄沙掩埋
【拓展应用】(1)20; 80; ②④①③; 玻璃棒
(2)①酸性; NaOH、NaCl 此待测盐酸质量分数为14.6%
(3)盐酸具有挥发.
点评 本考点属于信息给与题,在主要考查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与钠反应的有关性质和反应的类型.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不变,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综合性比较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如图是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 |
B. | ![]() 如图是向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加入水 | |
C. | ![]() 如图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CO2 | |
D. | ![]() 如图是向一定量的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酸性废水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需要区分的物质 | 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
A |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 ①分别点燃 ②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
B | 食盐和白糖 | ①尝味道 ②分别溶于水 |
C | 软水和硬水 | ①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 ②观察颜色 |
D | 氮气和氧气 | ①用燃着的木条 ②闻气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