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曲线中P点表示
 

(2)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
 
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
(3)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固体物质没有完全溶解,则该物质是
 

(4)将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曲线中P点表示: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变化大,B变化小,因此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固体物质没有完全溶解,则该物质是C,因为C在t2℃时溶解度最小.在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当升温到t2℃,A、B的没有变化,C有固体析出,C的质量分数变小,由图象可知,C的质量分数还是比A的质量分数大,因此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解答:解:(1)曲线中P点表示: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变化大,B变化小,因此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3)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固体物质没有完全溶解,则该物质是C,因为C在t2℃时溶解度最小,故答案为:C;
(4)在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当升温到t2℃,A、B的没有变化,C有固体析出,C的质量分数变小,由图象可知,C的质量分数还是比A的质量分数大,因此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答案为:BC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要综合把握,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 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提示:浓硫酸有吸水性,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1)按如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具体查气密性方法是: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有此装置
 

(2)C装置的作用是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提供的部分装置,制取气体.
①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为(填序号,下同)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氧气,则选择的装置为
 

②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过于剧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CO”、“CO2”或“HCl”中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填空.
(1)能够把铁从铁矿石(Fe2O3)里还原出来的反应方程式
 

(2)能够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碱雨”是如何形成的?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回答下列问题:
(1)“碱雨”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CH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甲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D、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6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迎接中考并取得佳绩,小红的奶奶为她制定了以下食谱:米饭、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均衡营养,你觉得应该再给她补充的食物是(  )
A、牛肉B、河蟹C、青菜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