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我们要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推出合理的结论,解答时要逐项分析,再判断正误.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故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8,而体积比约为2:1,故C错误;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有关电解水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对解决此问题必不可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5g、6g、6g某固体X,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固体X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乙”或“丙”).
(3)甲溶液中混有少量丙,采用
 
方法可以得到比较纯的甲.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判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3)判断“加热碳酸氢铵”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2CO3
B、NaHCO3
C、P2O5
D、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对物质的用途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少量水垢,食醋与水垢反应形成可溶性醋酸钙;②用食盐水洗去菜刀表面的铁锈;③纯碱蒸馒头,因为纯碱加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④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⑤纸张比煤块更容易被点燃,纸张的着火点比煤低;⑥清洗餐具可先用洗涤灵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发生了乳化;⑦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净水,因为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
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因素很多,当我们研究蔗糖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时,需控制的影响因素有(  )
A、水量的多少B、温度的高低
C、是否搅拌D、以上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由于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它在空气可有可无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反应前后,(1)原子种类(2)原子个数(3)分子种类(4)分子数目(5)物质种类(6)元素种类(7)物质总质量,其中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
A、(1)(2)(6)(7)
B、(1)(2)(5)(7)
C、(3)(4)(5)(7)
D、(1)(2)(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3
      第3次          10        1.6
      第4次          10        m
求:
(1)第4次剩余固体的质量m;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生成CO2的总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