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不利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是

A.增大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C.出行少开私家车 D.垃圾就地焚烧

D

【解析】

试题分析:A.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增加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烟尘的能力,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故A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故B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C.出行少开私家车,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C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D.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二次污染,故D做法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请从红磷、氧气、水、稀盐酸、石灰石中选取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军事上用作烟幕弹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两种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 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1)氢气 (2)钠离子

(3)三个氮原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两个氯离子 (6)氧气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表中各物质名称、化学式和所属分类都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A

烧碱

Na2CO3

B

氧化铁

Fe2O3

氧化物

C

煤炭

C

单质

D

熟石灰

CaOH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纪念币外观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中,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