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蒸发和水电解有何不同(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为氢、氧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解析】 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为氢、氧原子,氢、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可能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乳头;试管炸裂。 【解析】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可能会造成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乳头; (3)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会造成受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态,这种变化(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态,可能是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固体物质升华变为气体,所以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3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 的溶解度等于的溶解度

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 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时,变为饱和溶液

B 【解析】 A、根据图知,t1℃时X的溶解度曲线处于物质Y的曲线下方,所以物质X的溶解度小于Y的溶解度,说法不正确;B、据图知,t2℃时物质X与物质Y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物质X、Y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C、物质X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因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晶体,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说法不正确;D、物质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3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 硝酸铵 B. 小苏打 C. 生石灰 D. 食盐

A 【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的降低,故A正确, B、小苏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故B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 ,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答对两条即可)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以上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 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 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C 【解析】 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相同,与分子的质量、体积、运动速度无关.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2物质的溶解性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2℃,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于B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C.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解析】 A、根据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分析;B、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有关;C、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D、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错误;B、t2℃,A饱和溶液的质量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和B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能确定,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装置是一种可以洗气、检验、贮气的多功能装置.

用它除去氧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①含二氧化碳的氧气应从哪个导管通入? ________

②瓶中应装什么物质才能除去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若用排水法贮备气体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管通入.

若要用水将瓶中贮备的排出使用,水应从________管通入.

用排空气法收集,则进气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 (1)根据除杂质要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以及氧气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解答;(2)根据一氧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进行解答;(3)根据水的密度比一氧化碳的大进行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进行解答. (1)①除杂质要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所以除去氧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应从A管进;②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