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小苏打:NaHCO3;②硫酸铵:(NH42SO4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将铜放在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2Ag+Cu(NO32
②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K2CO3+Ca(OH)2=CaCO3↓+2KOH.

分析 (1)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故填:NaHCO3
硫酸铵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H42SO4
(2)①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填:Cu+2AgNO3=2Ag+Cu(NO32
②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钾,故填:K2CO3+Ca(OH)2=CaCO3↓+2KOH.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作保护气
B.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可分割成更小微粒的空心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华学习了双氧水(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是否变质,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试回答:
(1)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水.
(2)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氧气.说明蛋白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填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滤纸上称量
C.如果皮肤上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D.油脂易使人发胖,故我们要少食用含油脂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蒸发食盐水D.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B.有一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
C.橡胶、塑料都是合成材料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
A向1,2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H2O2溶液10mL、1mL,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浓度等体积CuSO4、FeCl3溶液;试管2中产生气体较快证明FeCl3溶液的催化效率 更高
B将洁净的铁钉在饱和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铁钉上有气泡产生证明铁发生析氢腐蚀
C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证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D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证明非金属性:Cl>Si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固体溶质的溶解度一定不变
D.降温时,饱和溶液一定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