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等,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
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0.2%~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
(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107℃115℃
0.50.30.40.7
1.00.60.91.4
2.01.11.92.8
4.02.13.65.7
实验表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值在5.5-8.0时,鲜味最强;当pH值小于4.0时鲜味较弱;当pH值大于8.0时由于形成二钠盐而鲜味消失.
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白色柱状结晶体.
(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4)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CD.
A.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
D.味精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5)请你为饭店的厨师们提一条使用味精的建议:适量加入.

分析 (1)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味精的性质进行分析;
(5)根据味精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是白色柱状结晶体;
(2)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5:2;
(4)A、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都有关系,故A错误;
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
C、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故C正确;
D、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故D正确;
(5)根据味精的性质可知,使用味精要适量加入或菜烧熟起锅后再放;
故答案为:(1)白色柱状结晶体;(2)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3)15:2;(4)CD;(5)适量加入.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阅读题干中提供的资料即可正确解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试填空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是无色液体.实验③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黑色粉末D.则D的化学式CuO   A的化学式CuCl2
(2)写出实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CO2↑+H2O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生成黑色沉淀D和无色液体B.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4)已知2Ca(HCO3) $\frac{\underline{\;\;△\;\;}}{\;}$ CaCO3↓+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D>铜绿>氢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
A.NaNO3→NaOH→Na2CO3B.CaCl2→CaCO3→Ca(OH)2
C.Fe2O3→FeSO4→Fe(OH)2D.AgNO3→Fe(NO32→Zn(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向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稀盐酸中
D.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干冰升华D.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1)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
A中液体为澄清石灰水,B中固体为大理石,C中液体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打开K1
关闭K2,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B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当A中出现大量浑浊时,
后续操作为打开K2,关闭K1,可在C中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2)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D装置c、d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D中液体为浓硫酸,E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观察到A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E中干燥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利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按照一定的分类依据从下列应用中选出至少两个分为一组.①配制生理盐水②炼钢③农业上用来选种④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⑤炉具清洁剂去油污⑥气焊
(1)分类依据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包含的应用(写序号)①③或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书写错误的化学式为(  )
A.氦气:HeB.氧化铁:FeOC.氢氧化钾:KOHD.碳酸: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物中的(  )
A.牛奶B.黄瓜C.炒鸡蛋D.炒虾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