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误将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则其比只单独加热氯酸钾制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加快,得到氧气量增多B.反应速率加快,得到氧气量不变
C.反应速率不变,得到氧气量不变D.反应速率不变,得到氧气量增多

分析 高锰酸钾受热容易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解答 解: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生成的氧气能增加氧气的质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及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问题.在过程中高锰酸钾分解了,所以在本反应中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而是其分解的产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对于高锰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是由无到有,但是对氯酸钾分解却是始终如一,所以是二氧化锰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利用沉淀法可测定某粗盐样品的纯度(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每次取1000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MgCl2+2NaOH═2NaCl+Mg(OH)2↓,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测定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样品质量(g)1000100010001000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320640820900
沉淀质量(g)23.246.45858
求粗盐的纯度(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小涵同学将5g镁条燃烧完后,称量石棉网上所得固体物质时,发现质量减少了,小雅同学认为该反应没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错误(填“正确”或“错误”).
(2)小涵同学重新称得5g镁条,放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待反应完全后,称出所得全部固体质量为a,则a>5 g(填“>”、“<”或“=”). 
(3)利用该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如图2所示)C(填序号).
(4)小菊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镁条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于是她将纯净、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放有镁条的硬质玻璃管中,点燃使其燃烧,待反应停止并冷却,观察到管壁附着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经老师指点,证实了黑色固体为单质炭粒,白色固体是一种氧化物.于是小菊猜出了白色固体是氧化镁.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写出了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某化学探究小组为测定某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取足量石灰石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46g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最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计算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在北方地区有除夕夜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制作过程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煮饺子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软化是指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2)饺子煮熟后用漏勺将其从锅中捞出,这是利用了过滤(实验基本操作)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C.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水的作用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b中将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度
(3)c中应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可以降低温度
B.t2℃时,50g物质a与5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
C.t1℃时,a、c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请你和小欣同学一起完成这项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白色结晶颗粒,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猜想假设】“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性质探究】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主要实验现象结论
(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MnO2(黑色固体),在仪器a中加入新配制的“鱼浮灵”的饱和水溶液;打开仪器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在导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逸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鱼浮灵”溶于水生成过氧化氢
(2)关闭仪器a,在仪器b中加入稀盐酸,打开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在导管口放一燃着的木条生成大量无色气泡,木条熄灭“鱼浮灵”溶于水生成碳酸钠
【结果分析】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X+H2O═Na2CO3+H2O2,推出过碳酸钠的化学式X为Na2CO4
【工业制备】(如图2)
(3)稳定剂的作用是防止H2O2分解(或防止过碳酸钠分解),稳定剂中MgCl2和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Na2SiO3=MgSiO3↓+2NaCl.
(4)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或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或提高产率等).
【测定纯度】
实验资料:过碳酸钠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实验原理: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5)装置②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
(6)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被吸收;
(7)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2.44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ABC(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