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盐酸B.浓硫酸C.浓硝酸D.醋酸

分析 物质放入到空气中质量增加,不外乎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是吸收了空气中的物质但未发生化学变化,结合这些知识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A、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故此选项正确.
C、浓硝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D、醋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是对常见化合物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四种物质的特性有所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由C、H、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A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气体B,无明显现象,且反应后溶液仍呈蓝色.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溶液,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仍为蓝色.由此推断,A物质是NaOH(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的原因是Na2CO3+Ca(OH)2=2NaOH+CaCO3↓(填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向(3)所得滤液中加入D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红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指示剂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如图:
(1)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先通入CO再开始加热;
(3)实验后“停止通入CO”与“停止加热”的顺序是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4)实验要在装置末端a处燃着一盏酒精灯,其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
(5)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6)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
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噗,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7)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A处,在断开A、B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石灰水回流至A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反应生成的铁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钾原子中有19个质子、20个中子,则其核外有19个电子,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负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里产生氧气;二者体积比约为2:1.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现象是木条复燃.
(3)写出产生A、B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4)A试管气体燃烧的符号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通电分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这个实验中得出哪两个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研究小组对用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与现象】
①往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往盛有5mLw%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往盛有5mLw%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将②③反应后试管内剩余物经过滤、干燥、称量,分离出的固体都是ag.
【结论】(1)MnO2、Fe2O3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小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还需增补一个实验才能确实得出正确结论,其理由是上述实验不能说明MnO2和Fe2O3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需增补的实验是将分离出的固体放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
(2)实验②、③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w%)以5%为宜.
【进一步实验】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等体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条 件
30%15%5%
加入ag MnO20.20.82.0
加入ag Fe2O37.09.016.0
问题(3)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写两点)MnO2比Fe2O3催化效果好、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3g/L),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再加上分析推理,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和确认分子的真实存在.
【实验理解】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2)本实验用到对照的方法,起对照作用的是C不变色和B变色.
(3)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是E.
A.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之间有间隔       D.A烧杯和B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E.A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F.A烧杯和C烧杯内的溶液都变红
【实验延伸】
某同学对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①制备“标准色”溶液:取浓度为20%的5mL浓氨水、20mL酚酞溶液注入小烧杯,并给小烧杯蒙上塑料薄膜.
②另取适量药品用一只大烧杯和两只小烧杯仿照上图进行实验,观察并测定酚酞溶液变成“标准色”所需的时间.
【问题探究】
(4)给“标准色”溶液的小烧杯蒙上薄膜的作用是防止氨分子扩散,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
(5)想尽快使酚酞溶液变成“标准色”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方法是①用更大浓度的浓氨水②给浓氨水适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