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现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四种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最后得到的气体有CO、N2(填化学式),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

分析 二氧化碳能与NaOH溶液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 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四种气体,通过NaOH溶液,二氧化碳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剩余的是一氧化碳和氮气;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N2;CO2+2NaOH═Na2CO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碳酸钡(化学式为BaCO3)广泛应用于显像管、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有一种碳酸盐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和碳酸钙,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1碳酸钡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高温下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氧化钡和氧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这两种碱均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
2下表所示的是两种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4080
Ca(OH)2溶解度/g0.1870.1410.094
Ba(OH)2溶解度/g1.678.22101.4
(1)写出水浸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2)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B
A.焙烤炉中添加焦炭粉和热空气是为了维持炉内反应所需的高温状态
B.焙烤炉内只涉及分解反应
C.废渣需要经过洗涤才能弃渣,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为了提高产率
D.该工艺流程可以减少CO2气体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
(3)除了水之外,进入分离池中的物质是Ba(OH)2、Ca(OH)2,请你根据所给两种碱的溶解度推测分离池中操作②的步骤是加热(选填“降温”、“加热”)、过滤.
(4)写出由溶液B制取产品碳酸钡的化学方程式:Ba(OH)2+CO2=B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19世纪60年代,通过对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戴维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
B.
倾倒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标志,你认为在面粉厂应该张贴下列哪个标志(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发祥于我省禹州市的钧瓷,经过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在高温条件下,钧釉以铜、铁为着色剂,釉色与纹路相交重叠,出窑后就能出现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效果了.如图: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2)如果向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和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亚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可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B.
按装置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H3
C.
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装置向左推动针筒活塞可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B.H2、CO、CH4都具有可燃性,可通过检验它们燃烧产物的办法来鉴别它们
C.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称为硬水,可通过加热煮沸、蒸馏等方法使硬水软化
D.农药、化肥的使用可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对环境也没有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