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 氢氧化钠固体 B. 硝酸铵固体 C. 浓硫酸 D. 氯化钠固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

A.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5g

C. 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 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

A. x=3.1

B.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丞博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图:

(1)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 填字母) ;

(2)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 填字母序号) ;

(3)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改正操作后,小丞博同学顺利完成了溶液的配制。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填序号) 。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记垫上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⑥砝码生锈了

(5)取上述溶液10g,加水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关系,测定结果分别如图A、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吸热反应

C. 60s时溶质为HCl和NaCl

D. 40s至60s之间的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痛血康胶囊(含有草乌)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烂、炎症引起的轻度出血。草乌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CxH47NO11),已知乌头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5。请计算:

(1)乌头碱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含20.4g碳元素的乌头碱的质量是_________g(结果精确到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相关研究将氯化钙搭载于分子筛上制备的复合吸附剂比单一吸附剂有更好的吸附性和稳定性。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SiO2、MgSO4)为原料生产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链接:①SiO2不溶于盐酸也不与盐酸反应。②MgSO4可溶于水。

(1)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3)滤液1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

(4)滤液2中加入过量的Ca(OH)2可以除去HCl、_____。

(5)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言人。如图是硫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硫常温下是固态非金属单质

B.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D. 硫单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_____。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①烧杯A的现象是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实验探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