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老师拿来了三种外观酷似金、银、铜的样品,同学们对样品进行以下探究:

①用锤子砸“金”,样品粉碎;

②加入稀盐酸:“金”和“铜”没有现象,“银”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测定密度:“金”4.9g/cm3,“银”7.1g/cm3,“铜”7.5g/cm3.

④查阅几种常见金属的密度,如下表:

金属

  密度(g/cm3)

 19.3

10.5

8.9

7.9

7.1

(1)根据以上探究,确定“金”是假的理由有哪些?推测“银”可能是什么金属,依据是什么?

(2)已知“铜”只有表面镀了一薄层致密的铜,内部是锌.若不粉碎“铜”,选用稀硫酸和锌粉,测定一定质量“铜”样品中铜的质量,设计实验方案.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依据金的密度分析;根据金属锌的密度及化学性质分析;

(2)依据铜灼烧会产生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锌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解答:

解:(1)金的密度是19.3g/cm3,而所测金属的密度是4.9g/cm3,故是假金;据所测“银”的密度7.1g/cm3,加入稀盐酸,“银”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些信息,和事实:锌的密度是7.1g/cm3,锌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可推测“银”可能是锌;

(2)将“铜”在空气中反复灼烧后会生成氧化铜,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将氧化铜溶解,生成硫酸铜,再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此时的滤渣为铜和锌的混合物,再将滤渣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即得铜的质量.

故答案为:(1)“银”可能是锌,依据是:锌的密度是7.1g/cm3,锌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2)将“铜”在空气中反复灼烧,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再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再将滤渣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点评: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熟悉金属的有关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芬太奴(C20H24N2O)是一种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下列关于芬太奴(C20H24N2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分子含有47个原子                 B.  C、H、N、O元素质量比是20:24:2:1     

C. 相对分子质量308                   D. 由四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1)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的是________(选“A”或“B”),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大量食用的是(  )

 

A.

山楂汁(pH:2.1~2.8)

B.

玉米粥(pH:7.1~8.0)

 

C.

牛奶(pH:6.3~6.6)

D.

苏打水(pH:8.6~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在 t1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分别将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甲 .

(3)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填“是”或“不是”)

①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是(  )

A.原子        B.分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构成物质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隔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中常出现异常现象,我们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①做粗盐提纯的过滤实验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⑻     

②某同学将BaCl2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时,发现冒出气泡,则BaCl2溶液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⑼    

③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作出假设:

假设Ⅰ: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⑽    

假设Ⅱ: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混有HCl气体。    

为验证假设Ⅱ,将气体X通过右图进行实验,两试管中的现象

      ⑾     ,A试管的作用是          ⑿      ,说明

假设Ⅱ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