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很快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硫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④石蜡和水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文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粒子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是( )
A. 中子 B.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阿拉力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 B. 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
C. 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 D. 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1)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E.Mg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硫与氧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在加热条件下镁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氮气和氧气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闻气味
C. 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D. 加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 | 8 | 6 |
反应后质量/g | 4 | 待测 | 28 | 2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 该反应中甲为生成物
C.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高炉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利用储气罐预先收集好一氧化碳,并进行实验。当看到固体颜色完全变了,停止实验,测得下列有关数据如下:
氧化铁质量 | 装置中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 |
16g | 反应前67.9g |
反应后65.5g |
(分析与讨论)
小刚同学看到反应后玻璃管中全是黑色,认为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强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是铁,也可能生成铁的氧化物,
如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等。
有关铁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如下:
物质性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实验与猜想]
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部分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Fe ②FeO ③Fe3O4、Fe ④FeO、Fe ⑤FeO、Fe3O4 ⑥FeO、Fe3O4、Fe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要保证实验成功,将氧化物全部被还原成铁,储气罐的一氧化碳气体预先装入_____________克最合适。
A.4.8 B.5.6 C.8.4 D.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