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a、d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氢气
B.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
C.装置c可用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D.装置c、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解析】解:A、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a、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氢气,不是a、d组合,故选项错误; B、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故选项正确;
C、装置c可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错误,是cd组合制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该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该反应是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时,对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分别进行如下操作,不会产生白色固体的是(
A.蒸发
B.通入少量CO2
C.加入少量CaO
D.放入冰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由甲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乙中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由乙实验得出的结论
(2)图A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所示,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R>Ag b.R>Cu c.R>Fe d.R<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及对应的溶解度曲线如表: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
(g/100g水)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1)图1中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图1中t1的温度范围为
(3)20℃时,60gK2CO3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保留一位小数);
(4)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填字母) A.烧杯Ⅱ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Ⅰ中溶解的是KNO3 , 烧杯Ⅱ中溶解的是K2CO3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Ⅰ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Ⅰ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铝
C.硅
D.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