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1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反应方程式为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4→3→1→2

c.2→1→3→4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5)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长颈漏斗不能倾斜;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   (填序号).

【答案】(1) 铁架台 长颈漏斗 (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4)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NaHCO3+HCl==NaCl+CO2↑+H2O (5)①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1)常见仪器的识记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3)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4)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因为装置F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所以优点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导致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分,除水分一定要放在最后一步,所以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4→3→1→2,选B

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氯化氢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5)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否则气体受热膨胀,使体积增大,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这样才能使两边的压强相等,气体没有受到压缩,正确的读数方法: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选①③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做“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

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关系为A B(填“>”、“<”或“=”)。

(3)t2时,将30 g B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液体 B. 饱和溶液升温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同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g NaOH固体

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用100mL量简量取88mL水

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 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

C. 燃烧中放出大量的热 D. 燃烧后镁条变短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乙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

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将等质量甲、丙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

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