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

C. 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D.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解析】 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反应现象而是生成物,故A错误; 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且发出黄色火焰能通过感官器官感觉到,故B正确;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水,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冷烧杯内璧有水雾产生,故C错误; D、因为在没验证前我们不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应说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离子

OH-

Cl-

CO32-

SO42-

K+

Mg2+

.Ba2+.

温度 (℃)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g)

6

10

18

36.5

50

表1空格中应填写________;分析表Ⅱ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

(3)简单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

A、C 不 30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解析】 (1)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正确;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故错误;C、溶液的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该溶液是否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 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 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 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 蜡烛越烧越短

C 【解析】 试题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曹旭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D 【解析】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属于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的许多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关注物质的性质 B. 关注物质的变化

C. 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D. 关注探究活动设计和实验报告形式

D 【解析】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 在进行化学探究的时候应该关注物质的变化,性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探究活动的设计,不需要关注实验报告形式。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题文)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隔变大甲发生了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解析】 (1)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乙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2)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甲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g

C.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Cu2+、Cl﹣、SO42﹣ B. Mg2+、Na+、Cl﹣、CO32﹣

C. Na+、Ba2+、Cl﹣、NO3﹣ D. H+、NH4+、NO3﹣、Cl﹣

C 【解析】 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Mg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H+、OH-能结合生成水,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野外饮食保障中,水比食品更重要。下面是野外获得饮用水的两种方法:

(1)净化天然水。以竹筒为容器,将纱布、石子、细沙、木炭制作成净化介质,反复进行_______操作,并对水进行煮沸,消除有害成分,满足饮用需求。

(2)采集冷凝水。该方法是在完全无水条件下的应急生存措施。构筑采集坑,铺上塑料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土壤内的水分蒸发聚集,此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过滤物理 【解析】 (1)净化天然水时,首先经过自然沉降、过滤除去泥沙等物质,然后用活性炭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加热煮沸;(2)构筑采集坑,铺上塑料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土壤内的水分蒸发聚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