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海水晒盐 C. 秋天食物腐烂 D. 冬天湖水捞碱
C 【解析】 A、春天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夏天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食盐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秋天食物腐烂主要是微生物的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冬天捞碱是因湖水中的纯碱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降低碳酸钠从水中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白银、武威、定西、平凉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C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正确;C、没有确定溶液的状态,无法判定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 【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3)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0g 75g c b a(或c>b>a)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0g;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50g,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 B. 用甲醛溶液泡制海产品
C. 在有些食品中加入氯化钠以防腐 D. 蒸馒头时加少量小苏打
B 【解析】A、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正确;B、甲醛有毒,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会损害人体中的蛋白质,不利于人体健康,错误;C、食盐能使细菌、真菌等脱水,杀死细菌,达到防腐的效果。在有些食品中加入氯化钠以防腐,正确;D、蒸馒头时加少量小苏打,能使馒头疏松多孔,对人体没有危害,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7.2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质量可能为
A. 10.6g B. 12.0g C. 13.0g D. 13.6g
C 【解析】设,7.2g镁与足量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镁的质量为x,7.2g铝与足量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铝的质量为y; 2Mg+O22MgO,4Al+3O22Al2O3 48 80 108 204 7.2g x 7.2g y , x=12g,y=13.6g 由此可见,若全部为铝,则得到的氧化物质量13.6g,如果全为镁,得到的氧化物质量12g,由于是混合物,因此混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各组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B |
①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②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 ①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这里的“铁”应理解为元素 ②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
C | D |
①常温下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②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 ①进入深井前——做灯火实验 ②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软水,正确;打开汽水瓶塞压强减小,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正确,符合题意;B、①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这里的“铁”不能具体指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应理解为元素,正确;②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不能预防人体贫血,错误,不符合题意;C、①常温下酒精挥发,说明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D 【解析】 干水吸收的CO2时,二氧化碳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还应该有化学变化,故A错误,干水是混合物,而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运动,故C错误,干水中有水、二氧化硅,故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食品中含有 丰富蛋白质的是( )
A. 米饭 B. 黄瓜 C. 薯条 D. 牛肉
D 【解析】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错误; C、薯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D、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