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试管中,两两混合 | 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D混合无明显现象 | A、B是Na2CO3、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 C、D是Ca(OH)2、NaCl溶液中的一种 |
(2)各取A、B、C、D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 | A为Na2CO3溶液; C为NaCl溶液;由此区分出B、D溶液 |
分析 【收集证明】
根据四种物质间两两反应的现象进行推断,碳酸钠和盐酸能生成气体,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解答;
根据Ca(OH)2、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解答;
【继续探究】根据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解答 解:
【收集证明】
(1)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试管中,两两混合,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碳酸钠和盐酸能生成气体,A、B是Na2CO3、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
C、D混合无明显现象,Ca(OH)2和NaCl不反应,C、D是Ca(OH)2、NaCl溶液中的一种;
(2)各取A、B、C、D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说明A是Na2CO3溶液,D是Ca(OH)2溶液
,C是NaCl溶液,B是稀盐酸;
【继续探究】
实验(2)后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静置后发现,烧杯底都有白色沉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于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钙,而氯化钙可能被碳酸钠反应掉,也可能没被反应掉.因此答案应该是: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CaCl2;
由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检验是否含有氯化钙,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内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钙,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答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试管中,两两混合 | 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D混合无明显现象 | A、B是 Na2CO3、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 C、D是 Ca(OH)2、NaCl溶液中的一种 |
(2)各取A、B、C、D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 | A为 Na2CO3溶液; C为 NaCl溶液;由此区分出B、D溶液 |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方法是:先根据反应的生成物考虑,再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检验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可以用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进行检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烧碱、纯碱、热石灰是常见的碱 | |
B. | 蛋白质、合成纤维、油脂是常见的营养物质 | |
C. | 生石灰、碱石灰、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 | |
D. | 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可作复合肥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丁的化学式为H2O2 | |
B. | 丙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3:8 | |
C. | 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 | |
D. | 该反应体现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 |
B. | 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碳粉 | |
C. | 用观察法区分酒精和白醋 | |
D. | 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