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硝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在土壤中生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
 
 

(2)试写出该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3)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用下列哪种收集方法?(填序号)
 


放电
(4)雷雨过后,空气显得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少量氧气(O2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了臭氧(O3),3O2
 放电 
.
 
2O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②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③O2 与O3是同一种物质     ④O2与O3是由不同物质.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回答;
(2)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一氧化氮的性质分析收集方法;
(4)根据变化的特征及物质的构成分析判断.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氮气、氧气.
(2)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N2+O2
 放电 
.
 
2NO.
(3)由于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应用排水法收集.
(4)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了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氧气和臭氧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物质,所以,正确的是②④.
故答为:(1)氮气、氧气;(2)N2+O2
 放电 
.
 
2NO;(3)②;(4)②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的成分、氮气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等知识,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我省部分地区监测到的雨水平均pH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广州深圳佛山河源肇庆东莞中山
2008年雨水平均pH4.474.84.546.374.864.834.58
(1)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2)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
 
;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填序号):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3)若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含H2SO4的酸雨腐蚀七星岩的石灰石
 

(b)含HNO3的酸雨与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进一步研究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然后分别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内容: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反应后固体剩余物0.2g加入5mL 6%的H2O2溶液中 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气体 固体剩余物中的MnO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2 取0.2gMnO2加入5mL
 
 (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中
平稳反应,放出热量,持续产生气体 MnO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3 取反应后固体剩余物1.0g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 固体完全溶解,滤纸上无黑色固体残余物 固体剩余物中无
 
实验分析:
(1)完成表中的填空内容:a
 
、b
 

(2)实验2的目的是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查阅资料:
Ⅰ、KMnO4受热分解时,在某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6KMnO4  
  △  
.
 
 2K2MnO4+K2Mn4O8+4O2
②KMnO4 
  △  
.
 
  KMnO2+O2
Ⅱ、相对分子质量:(KMnO4:158、O2:32)
(4)16g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加热使之完全分解,若完全发生反应①,生成O2的质量为
 
;若同时发生反应①②,生成O2的质量范围是
 
.(保留二位小数.提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图1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2)图2中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甲
 
   乙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收集氧气不选用C装置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M和N分别是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

(1)根据图象可知M是
 
该反应的实质是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他实验方法对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去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3)“图象法”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化学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图象时要注意“点线结合”,关注起点、折点、终点的意义,线段,射线、曲线表示的变 化趋势等.请你列举一例符合右边图象所示的数据变化规律的化学实验.
实验过程是:
 

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
假设1: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设计实验方案】
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请你完成表格: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假设1成立
 
假设2成立

 
假设3成立
【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
【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③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硝酸铜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加碘食盐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产品标准号: GB5461-2000
质量等级: 二级
碘含量: 35±15(20-50)mg/kg
配料: 食盐、碘酸钾
储存方法: 防潮、放热、避光
分装日期:            年/月
保质期: 十二个月
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化钾(KI)变成碘(I2),化学方程式如下:KIO3+5KI+6HCl═6KCl+3I2+3H2O
(1)从上述信息中可以分析得出碘酸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向装有碘化钾和淀粉混合液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食盐,若食盐中有碘酸钾,则加入食盐后的实验现象
 

(3)小强同学欲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取10g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KI的和淀粉混合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将溶液酸化使其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呈中性,再向试管中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Na2S2O3),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当加入质量分数为0.316%的Na2S2O3溶液1g时,I2恰好反应完全,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合格(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符号表示下列含义或写出符号的含义:
①2个氢原子
 
②2个氯分子
 
 ③氢硫酸
 

④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要求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将带来不良后果.试写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3)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4)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