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金属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如图-9,A、B、C、D分别表示上述四类物质中常见的一种,A、B、C、D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彼此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请回答:
(1)C属于盐(填“酸”“碱”或“盐”).
(2)C与D之间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3)实验室可从B和C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具体物质作为原料来制取Na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 根据A、B、C、D分别是金属和酸、碱、盐中常见的一种,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所以D是铁,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B是酸或碱中的一种,A和铁会发生反应,所以A是酸,B就是碱,C是盐,然后结合题中的现象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分别是金属和酸、碱、盐中常见的一种,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所以D是铁,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B是酸或碱中的一种,A和铁会发生反应,所以A是酸,B就是碱,所以C属于盐;
(2)C与D的反应铁和盐溶液的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盐,因此属于置换反应;
(3)实验室可从B和C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具体物质作为原料来制取NaOH,通过推导可知B是碱,C是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B是氢氧化钙,C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1)盐;(2)置换;(3)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对于物质分类的示意图.其中相应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
A.生铁B.石墨C.乙醇D.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成员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的装置.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①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纯净干燥气体再重新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b瓶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c瓶中应装浓硫酸;
②d连接a的目的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或让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参与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填字母代号),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表明集气瓶中气体已集满.如果选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填“a”或“b”)端导入.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适宜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要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须要经过计算,量取,溶解三个步骤.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150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下列仪器中的①⑤(填数字序号).
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李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主要成分,并将它们整理成如下所示的表格,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小苏打食盐石灰石通厕剂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氯化钠碳酸钙氢氧化钠
(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则它与无色酚酞溶液混合后,会变成红色,它的化学式为NaHCO3
(2)食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调味剂,溶于水后可形成溶液.(选填“溶液”或“悬浊液”)
(3)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其中Ca为+2价,O为-2价,则C的化合价为+4价.
(4)通厕剂不能长时间在外面敞口放置,因为它容易变质成为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以下各图象描述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不相符合的是(  )
A.
向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
B.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C.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
D.
将一杯2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
②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D化学与工农业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1)甲组研究了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他们从该反应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
②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
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④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2)乙、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中试剂混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表示为m(前)、m(后).

请根据图示回答(提示:丙组中的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
乙组实验中,m(前)>m(后),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若所用试剂不会变,改进的方法是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丙组实验中,m(前)=m(后),乙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化学反应,而丙组中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3)丁组同学研究了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其中,x=52g.
(4)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B.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C.
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D.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