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取反应后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静置,有不溶物出现,过滤。
(3)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
①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开展了如下活动:
分析原因: 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也可能是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将生成的气体X通入图2装置。
装置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现象 | _________ | 无明显变化 | 白色沉淀 |
试管3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试管2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 CaCO3CaO+CO2↑ CaCO3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 白色沉淀 CO2+Ca(OH)2=CaCO3↓+H2O 检验HCl气体是否完全吸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 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CaO+CO2↑。(2)取反应后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静置,有不溶物出现,过滤。(3)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CaCO3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②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开展了如下活动:分析原因: 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也可能是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CO2外,还有.HCl,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不会产生白色沉淀,HCl溶于水即得盐酸,使溶液局部呈酸性,也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实验探究: 将生成的气体X通入图2装置。
装置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现象 | 白色沉淀,硝酸银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 | 无明显变化,通过试管1氯化氢已反应完全。 | 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白色沉淀。 |
试管3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试管2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HCl气体是否完全吸收。
点睛∶这是一道实验探究题,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2(SO4)3、FeSO4 CuSO4和硫酸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制取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Fe2(SO4)3与铁可发生如下反应:Fe2(SO4)3+Fe=3FeSO4
FeCO3沉淀焙烧的反应方程式:FeCO3 FeO+CO2↑
(1)步骤I加入过童的金属X后发生_____个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属于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2)过滤是重要的实验手段,在此流程中需要用到过滤操作的是步骤_____ (填Ⅰ~Ⅲ)。
(3)金属A中的成分有_____,步骤III可以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得到铜,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得到,化学
方法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FeCO3沉淀隔绝空气进行“焙烧”制得还原铁粉的过程是FeCO3Feo
Fe,“焙烧”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②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③表示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 ④表示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常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填装置序号)。
(5)下图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____)
序号 气体性质 | A | B | C | D |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 >7 | <7 | >7 | <7 |
其密度(ρ1)与空气密度(ρ2)的比较 | ρ1>ρ2 | ρ1>ρ2 | ρ1<ρ2 | ρ1<ρ2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极易溶 | 难 溶 | 极易溶 | 难 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活实际中经常要处理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和反应应用广泛。
(1)某同学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得出中和反应放热。但该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
(2)改进实验: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烧杯内溶液温度变化如图1:
①由图1可知,中和反应是 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1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
②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图中B、C、D所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硫酸钠的质量大小关系有 ______________。
(3)若一定体积的废水中含有0.01mol氢氧化钠,中和这些碱,需要________mol的硫酸?(例式计算)
(4)而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分析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粉末,已知由BaSO4、FeCl3、Ba(NO3)2、Na2SO4、NaOH、NaCl中的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有色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并得到黄色溶液;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FeCl3、Na2SO4、NaOH
B. 有色沉淀甲可能是Fe(OH)3和BaSO4 的混合物
C. 若将步骤二中的盐酸换成硝酸,则可确定原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Cl
D. 原白色粉末中FeCl3和NaOH的质量比为65: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钛(Ti)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
(1)图1是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其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
(2)图2是Ti、Al、Cu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3)下图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 TiCl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有镁和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 甲酸甲酯 | 甲酸乙酯 | 乙酸甲酯 | 乙酸乙酯 |
化学式 | C2H4O2 | C3H6O2 | C3H6O2 | X |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器盛装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因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盛澄清石灰水瓶壁有一层薄膜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酒精作燃料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