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金属镁是一种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
(2)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
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燃烧后产生白色固体.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实验探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得出结论:这种灰黑色物质的产生可能除了与空气中的水、氧气有关,还与二氧化碳有
关.(填一种物质的名称)
(3)通过定性及定量的实验分析,该灰黑色物质的化学式为Mg2(OH)2CO3请写出它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3+4HCl═2MgCl2+3H2O+CO2↑,灰黑色物质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8%.(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
(2)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
(3)根据Mg2(OH)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分析.

解答 解:(1)根据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可以知道,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这种灰黑色物质的产生可能除了与空气中的水、氧气有关,还与二氧化碳有关.
(3)Mg2(OH)2CO3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4HCl═2MgCl2+3H2O+CO2↑.则$\frac{24×2}{24×2+17×2+12+16×3}$×100%═33.8%.
故答案为:(1)置换;(2)二氧化碳;(3)Mg2(OH)2CO3+4HCl═2MgCl2+3H2O+CO2↑;33.8%.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要学会理解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西门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除  去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
(4)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四种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必须使用酒精灯加热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必须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B.液氧C.高锰酸钾D.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一段时间后,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在C处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在做这个实验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①通入CO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应先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再给试管加热,以免发生爆炸
③D处排出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点燃,以免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了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点燃D.通过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金属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甲是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
C.25℃时,将2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可形成70g溶液
D.3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